关于食品厂工作服的定制和管理中,很多食品工厂经常存在一些问题!
首先是没有依据加工的食品不同、加工环节不同而选择适宜的服装,如部分熟食加工厂的食品包装工人穿着的是普通的白大褂,而普通的白大褂所能起到的人体防护功能很小,对于熟食加工环节来说明显是不够的;
其次是没有对反复使用服装的处理、储存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,穿着脏衣服上岗的现象时有发生;
再则是对工作服的质量没有进行控制,例如对于面料类型,污染物控制等。
本文将从工作服的分类,选择,清洗等方面进行介绍食品厂该如何进行工作服的管理,最后,对食品厂工作服提出的解决方案。
一、食品厂工作服工作服的分类
目前食品企业使用的食品厂工作服主要有三种,其一为防静电工作服,主要用于和食品有密切接触的人群,一般采用涤纶面料;其二为普通工作服,主要用于从事外包装工作的人员,通常采用涤棉混纺面料或是纯棉面料;其三为白大褂,常见于各个加工环节,以涤棉混纺面料为主。
根据德国标准DIN10524-2012《foodhygiene-work wear in foodbusiness》,标准将食品加工分为低卫生风险、高卫生风险、极高卫生风险三个等级,分别指向处理不同类型的食品或加工食品的不同环节。要求食品企业根据工作区域的类型,按照不同的风险等级,配置款式、颜色适宜的服装,并专用在各自的工作领域。
二、基于风险对食品厂工作服的选择
不同风险卫生等级的食品加工活动,应选择不同类型的食品厂工作服,同时,我们对食品厂工作服款式特点、工艺要求、面料质量、辅料质量、卫生指标、服装更换和清洗提出以下质量控制方案。
食品厂工作服面料要求:
面料的选择是影响食品加工人员用工作服质量的关键。面料要求不褪色、不发毛、不起球,易清洗,无有害物质残留,安全卫生,具洗涤、消毒耐久性,且吸汗,透气。因此,一般建议选择聚酯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织物或100%聚酯纤维的织物。对于卫生等级极高的产品,建议选择防静电服装面料。
食品厂工作服工艺要求:
一是服装应有效包裹人体裸露部位,袖口、脚口应该收口,避免裸露部位产生对食品有害的污染物及皮屑颗粒。二是服装的缝制过程中应该采用包缝工艺,避免纤维外露、脱落。三是服装不应有外置口袋,不应有纽扣、流苏等装饰物,避免口袋积尘或是口袋中的物品落入食品中。
食品厂工作服理化性能指标控制:
根据我国食品加工人员用工作服的现状及现有的规范性文件,借鉴德国对此类食品厂工作服的管理模式和规范要求,建议对我国的食品厂工作服的成衣主要部位接缝性能、裤后裆缝接缝强力、水洗尺寸变化率及面料纤维含量、甲醛含量、pH值、可分解芳香胺染料、色牢度、起球性能等技术指标进行考核,并对连体类服装、连体类防静电服装进行功能性指标(如静电荷量、透气率、沾水度)考核。
食品厂工作服卫生指标要求:
在高卫生风险等级和极高卫生风险等级的活动中,使用的工作服应定期进行微生物指标测试,主要考核菌落总数和致病菌。
三、食品厂工作服的精选
食品厂的脏工作服应存入专门的收集装置。不同类型的工作服应分类清洗消毒,不得混洗。低卫生风险工作活动穿着的工作服,每周至少清洗两次。高卫生风险工作活动穿着的工作服,5-10月份每班清洗消毒,其他季节至少每两天清洗一次。极高卫生风险工作活动穿着的工作服,应每班清洗消毒。
食品厂工作服清洗的方式分为:员工自己清洗、公司洗衣房和外包清洗商。不同的清洗方式各有优劣势,同时需要建立一定的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。根据IFS和BRC标准的要求,高风险的作业区不允许员工自己清洗。